工业机器人 蒋刚等 西南交大出版社
总序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为了适应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对机械类专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过去相比,在教学理
为了反映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切实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服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众多西部高校,共同编写系列适用教材,推出了这套“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
本系列教材体现“夯实基础,拓宽前沿”的主导思想。要求重视基础知识,保持知识体系的必要完整性,同时,适度拓宽前沿,将反映行业进步的新理论、新技术融入其中。在编写上,体现三个鲜明特色:首先,要回归工程,从工程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具有实用性,所选取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学有所用;最后,教材要贴近学生,面向学生,在形式上有利于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本系列教材,重视实践和实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本系列教材特色鲜明,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编写,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美型的高校选用。希望本套教材所体现的思想和具有的特色能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对不足之处,不吝赐教,以便让本套教材不断完善。最后,衷心感谢西南地区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传动分会对本套教材编写提供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本套教材所有的编写者、主编、主审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前 言
随着机械、电子、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越来越多。在可以预见的不久的未来,机器人不但可以在矿山、深海等恶劣环境代替自然人进行工作,还可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甚至成为人们的朋友。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机器人的定义已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固定式的双自由度机械手或三自由度机械手,而是更多地融入了机器视党、机器听觉、机器触觉、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等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不再局限于一些理论层次上的分析,而更多的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在生活中发挥生活助手的作用。
根据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本书在编写内容上略有偏重。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基本控制系统等传统内容的介绍比较简洁;对机器视觉、机器听觉和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等新技术介绍较多,并以可重现的若干实例对相应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验证,相关程序代码附在书中,重点关键代码用注释进行了标注,方便读者阅读和重现实例。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西南科技大学蒋刚编写第1、5章,第9章9.1节、9.2节,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成都理工大学龚迪琛编写第2、4章及第9章9.3节;西南科技大学蔡勇编写第6、7章;成都理工大学刘念聪编写第3章;成都理工大学张静编写第8章。由西华大学黎亚元教授担任本书主审
感谢西南科技大学李军、张磊、陈晓东三位研究生在实验仿真等环节所做的颇有开创性的工作。
书籍编号:50921(pdf格式手机可直接浏览)